首页    >    乐器科普
【北京乐器学会|乐器&文化】挫琴
日期:2021-05-18 17:23

(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!)   分享:

【北京乐器学会|乐器&文化】挫琴

【北京乐器学会|乐器&文化】挫琴

1.乐器简介

 

图:挫琴 图片来源:Google

挫琴是一种流传于中国古代、形制独特的传统弦乐器之一。早在4000多年前的商朝中、晚期就已经非常成熟的“甲骨文”、“钟鼎文”中就有记载。 4000年来,挫琴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传承至今,演奏曲目也因此得以保存流传。挫琴音质,低音区粗犷厚实,稍带沙音;中音区优雅柔静,含蓄优美;高音区音质清脆。做拨弦演奏时,音色清脆响亮,具有独特的传统风味。

2.历史发展



视频1:赵兴堂与他的挫琴  视频来源:Youtube

关于挫琴的来源,已经被证实的说法是:挫琴是“筑“(筑是中国古代汉族弦乐器,形似琴,有十三弦,弦下有柱)的后代,是由”筑“经过千百年逐渐演变而来的。据说,战国末年,勇士荆轲刺秦王,好友高渐离送他到易水边,击筑为其送行唱的那首绝唱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,就是用挫琴的前身“筑”演奏的。而乐器挫琴与“筑”同宗同族,一脉相承,这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。

1957年初,以当时的益都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刘新丰为主,经过近3个月的时间,对挫琴艺术及演奏曲谱进行了整理,收录了近百首挫琴琴谱,曲目以四大调:《鸳鸯扣》、《四大景》、《满江红》、《叠落金钱》等抒情乐曲为主,都是基于挫琴独特的构造及特殊音色创作的。

上世纪五十年代,国家提出“百家争鸣、百花齐放”的文艺方针,民间老艺人颇受重视。1957年,已经是益都文化馆工作人员的赵彩云,参加了昌潍专区暨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,他自己创作改编并演奏的挫琴《鸳鸯扣》获得了金奖。

1960年,赵彩云去世。1962年,赵兴堂回到家乡,发现祖父赵彩云的奖章等东西都没有了,只留下了一本挫琴琴谱,他将它收藏了起来,才得以保存至今。赵兴堂从小就给祖父背琴,八九岁开始跟随祖父学琴,把挫琴的制作、演奏技艺都学到了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随着家里生活条件的改善,赵兴堂根据记忆自己制作了一把挫琴,挫琴的演奏技艺和制作方法得以再次被传承了下来。

挫琴现流传于山东青州,2009年入选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3.形制构造



图:挫琴 图片来源:Google

   挫琴为体鸣乐器,整个琴体分为琴面、琴底、琴头、琴尾、琴码、琴弦、琴杆几个部分。挫琴一般都是梧桐木原色,加涂上亮油保护起来,也有的在琴头涂上深浅不同的咖啡色。

   琴身呈“正半管状”,琴面弧度约为150度,每隔10度一个琴码,全琴13个琴码(26根弦),坚硬杂木制成,高43毫米,底宽26毫米,厚4毫米,顶端有双孔用于穿弦。每个音级双弦发音,弦的排列为曲面,以传统的五声音阶定弦。琴弦多用丝弦,音域自小字组g至小字三组g3。

   琴弓用高梁杆顶端两节制成(后有改良成弓子演奏的),第一节长约50—60厘米剥皮并涂以松香,擦弦或击弦而发声,第二节长约15厘米用于手持。演奏技巧是在右手“执弓寻弦”的同时,左手腕转动带动琴身以“送弦迎弓”,可独奏也可合奏。

   琴底长680毫米,头宽150毫米,以桐木制成,托起拱形琴面,两端安装琴头、琴尾以构成共鸣箱,琴头一端底部开有半月形孔,名“琴槽”,供左手握持之用。琴底中部有两个弹丸孔,名为“咸池”。在青州市北城社区赵兴堂老先生那里见到的挫琴,也叫半边坞辘头。琴体呈半圆状,琴头略粗,好似半个竹筒。底部是用薄梧桐木板封起来的,底部琴头处有一个半圆的洞,是拉琴的时候把左手放在其中用的,与上面的半圆形成一个通长的音箱。

      琴头以杂木制成,厚15毫米,高120毫米,宽170毫米。琴尾以杂木制成,厚15毫米,高100毫米,宽120-140毫米。顶上有琴轴,琴弦从琴头连上来,拴在琴轴上。琴头有一段底座,底座上端有一排专门安置琴弦的地方。琴岳以杂木制成,为琴头、琴尾张弦用,高约5毫米。

   演奏方式分坐、站立、边走边演奏,形式不拘一格。演奏时将琴抗在左肩上,左手持琴,右手持琴杆。可自拉自唱。也可众人合唱。可独奏,也可用二胡、扬琴、琵琶、三弦、书鼓、梆子、碰铃、碟子等乐器集体伴奏而进行协奏。

4.挫琴与筑

上面我们提到,关于挫琴的来源,已经证实的说法是挫琴是“筑“的后代,是由”筑“经过千百年逐渐演变而来的。

项阳在《化石乐器“挫琴”的启示》一文中认为:筑是一种向弓弦乐器演变过程中的乐器,即过渡性乐器。在筑身上完成了由击弦到轧弦的重大转变。它是弓弦乐器的先驱。

上世纪80年代初期,青州市的老一辈文化工作者周国庆、王全忠老师,从分析青州挫琴与“筑”的关系入手,对挫琴这种流传于古青州的独特乐器进行了认真、细致的调查研究,并得出了“青州挫琴就是‘筑’的后代,是由‘筑’经过千百年逐渐演变而来的”结论。(该论文发表于80年代初潍坊市文化局编印的《乡土瑰宝》一书中,后山东省群众艺术馆编印的《群众艺术》予以转载。)

在于希杰编撰,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《语言学百题》一书第62篇《文字是怎样产生的》一文中(222—223页),王伯熙先生有这样一段话:“我们现在见到的出土古文字商代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,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。殷墟甲骨文字和铜器铭文已经是相当完整、相当成熟的文字符号系统了。这个符号系统初步形成的时间,应该比商代中、晚期更早些。”《说文句读》第九卷第十四页也详细的介绍了“筑”。由此看来,金文中出现的“筑”这种乐器,也应该早于商代且中、晚期就已经非常成熟了。

1987年8月31日《文汇报》刊载的骆宾基的文章中说:“据考证,金文早于甲骨文,应在公元前两千三、四百年出现。”这使得中国拉弦乐器的历史比西方早了1500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