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  >    行业焦点
学会动态|《走近“笙”活》 笙大师讲座系列-杨守成教授
日期:2023-04-20 20:02

(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!)   分享:

学会动态|《走近“笙”活》 笙大师讲座系列-杨守成教授

一、项目简介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中华文化源远流长,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,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,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“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”。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,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、民族观、国家观、文化观,陶冶高尚情操,塑造美好心灵,增强文化自信。 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”笙这一中国古老的乐器,已有三千余年历史。笙不仅仅是中国古老、传统的乐器,更蕴含着中国千百年来的智慧,象征着人与社会的和谐,象征着中国以文艺载道的传统,象征着生生不息的文明。北京乐器学会笙工作委员会是我国重要的传播笙文化、传承笙艺术、传颂笙文明的专业社会组织团体。同时,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、提高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,是协助专业组织单位、专家、学者、同学和喜爱笙艺术的朋友们的友好桥梁。北京乐器学会笙工作委员会推出《走进“笙”活》名家名师系列讲座,切实的传播笙文化、答疑解惑笙学习疑点、帮助学习提高效率的重要学习活动,首场将特邀著名笙演奏家杨守成教授为活动揭幕并主讲。

活动批复

二、主办机构 

主办单位:北京乐器学会

承办单位:北京乐器学会笙工作委员会


三、培养对象

招生范围:具备一定笙学基础的青少年及专业院校同学。

授课方式:大课聆听、一对一教学(仅限6位,以专业教师推荐为原则)


四、培训安排 

(一)培训时间:2023年5月(拟定,提前一周告知具体时间)

(二)培训地点:(开课前一周,告知具体地址)

(三) 授课内容:

1.讲解笙艺术,高效练琴学琴。

2.进行一对一针对作品指导。

3.助讲嘉宾解析笙维护要点。

4.学科展演。


主讲人介绍:杨守成 

杨守成教授

中央音乐学院教授,曾任民乐系党总支书记、副系主任、民乐系管乐教研室主任、博士生导师。现任北京乐器学会笙工作委员会会长,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会长。杨守成教授1960年出生于陕西,197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主修笙专业,1979年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。1983年毕业,留校任教。曾师从笙教育家、演奏家张之良和著名笙演奏家闫海登先生。极为重视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与分析,在分析作品中,主要从层次、音色和力度的变化与对比入手,力求准确表现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风格特色。他较全面、系统、准确地继承名家大师的风格流派、演奏技法及主要作品,并在其后的演奏、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其他的风格、流派,渐而形成既能表现多样形式,又不失个人特色的演奏风格。

其出版编写有:笙《海外考级教材》、《中国民族乐器博览(笙分册)》、《笙基础教程》及《教学VCD》。曾多次赴欧、亚、美洲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演出、讲学,创作的许多音乐作品及演奏曲目录制成碟,发行海内外。杨守成教授挚爱着自己从事的笙教育事业,为了给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实践平台和机会,也为了更好地推广和传承笙艺术,于2009年7月创办了国内首个以笙为核心乐器的乐团——和韵笙乐团。曾多次在全国各地参加演出,并多次举办笙专场音乐会及研讨会。同年11月,在作曲系的大力支持和杨守成教授的精心策划下,成功举办了“炎黄杯”首届笙作品作曲比赛,并由笙乐团的成员们将获奖作品以音乐会的形式展现到观众面前,获得广泛好评。


嘉宾:桂宝栓 

桂宝栓先生

桂氏笙坊创始人及技术总监

北京乐器学会笙工作委员会副会长

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与制作专业委员会理事

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会员


五、报名流程、费用及要求

1、报名咨询: 

张老师:13520950754

霍老师:18016529822

范老师:17600024201 

2.收费:大课聆听580/人,持北京乐器学会、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业委员会会员会员证者可优惠至400/人

一对一800/人,不参与优惠(仅限6位,以专业教师推荐为原则)

3.报名通道:扫码填写报名表,在报名表单中提交照片(证件照、会员证封面及个人信息页)和相关信息。

二维码

4.报名表格提交截止时间:2023年5月14日前。

5.本次培训将通过电话或微信的方式与学员确认培训时间及培训事项,开课一周前不可退出。

6.持北京乐器学会、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业委员会会员证报名可获得优惠,会员证需在报名资料中如实提交。

7.缴费账号:

开户名称:北京乐器学会

开户银行: 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金街支行

银行账号: 0200000709089258339

注 报名时请备注参会人真实姓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