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!) 分享:
浅谈盛唐乐器箜篌。
箜篌是中国汉族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,最初称“坎侯”或“箜候”,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,在民间也广泛流传,常用于独奏、重奏、和为歌舞伴奏,并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中应用,箜篌在古代有卧箜篌、竖箜篌、风首箜篌三种形制。
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,以致慢慢消失,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。
今天箜篌虽然已经销声匿迹,但昭陵陪葬墓韦贵妃墓出土了一副稀有乐伎图,让我们一睹箜篌的风采。韦贵妃(公元597年—665年),名珪,字泽,京兆(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东北)杜陵人北周名将韦孝宽曾孙。韦珪先嫁隋兵部尚书李之雄之子李珉,生有一女,入唐后被封为定襄县主,李珉死后,韦珪再嫁唐太宗李世民,生纪王李慎,女临川公主李孟姜,627年(贞观元年)被太宗册立为贵妃,位列四夫人(正一品)之一。650年(永徽元年)封为纪国太妃,随纪王出藩,665年(麟德二年)去世,享年69岁,陪葬昭陵。
图中乐伎,五官端正,面容丰腴,墨画眉眼,头梳飞仙髻,上着深紫阔袖长衫,下着红色高腰长裙,裙摆曳地,跪坐,左手抱箜篌,右手作演奏状。乐伎手中抱的箜篌正是唐代的竖箜篌。
究竟什么是竖箜篌呢?竖箜篌又称竖头箜篌,亦称“臂箜篌”,现简称箜篌,原先指的是中国自汉朝时期由西域传入的乐器,是为了与中国本土的“卧箜篌”相区别。音箱多为皮革制成,隋唐时期中国人对其进行改造创新,创造了新的“唐箜篌”一直流传至明,其间一直在改进创新,后来把“竖箜篌”渐渐简称为“箜篌”,明代以后失传。
箜篌状如半截弓背,曲形共鸣横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,音箱多是皮革制成,并有脚柱和肋木,张着20多条弦,竖抱于怀中,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,因此唐代人称演奏箜篌人叫“擎箜篌”。《通典》记载:“竖箜篌,胡乐也,汉灵帝好之,体曲而长,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,两手齐奏,俗谓‘擘箜篌’”。据古代壁画和文献记载,竖箜篌的弦有23根、22根、16根、7根等数种。
竖箜篌多竖置胸前,两手齐奏,间有置于左胁或右胁的,演奏者或站或坐,百态千姿、美不胜收,特别是那些飘飘欲仙的伎乐天,俨然将人们带入了清音妙曼的音乐王国。
箜篌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,它在古代除宫廷乐队使用外,在民间也广泛流传,在中国盛唐时期,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,箜篌演奏艺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,也就是在这个时期,中国古代的箜篌先后传入日本、朝鲜等邻国。汉代刘向《世本?作篇》有:“空侯,空国侯所造”和“空侯,师延所作,靡靡之音也。出于濮上,取空国之侯名也”的记载。刘熙《释名》后载也与《世本》相同,空侯为商代纣王的乐官“师延所作”“出于濮上”。
早在公元二百年前的东汉之时,竖箜篌就随着“丝绸之路”上的商贾往来,由波斯(今伊朗)经西域传入我国中原一带,唐代长孙无忌等撰《隋书?音乐志》中载:“今曲项琵琶,竖头箜篌之徒,并出自西域,非华夏之旧器。”
在古代诗歌中,箜篌屡见不鲜,唐代箜篌进入历史上的黄金时期,演奏技术达到极高的水平,流传也较广泛,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珍品,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在《李凭箜篌引》中描述的那样“吴思蜀桐张高秋,空山凝去颓不流,江娥啼竹素女愁,李凭中国弹箜篌,昆山玉碎凤凰叫,芙蓉泣露香兰笑,十二门前融冷光,二十三丝动紫皇。女娲炼石补天处,石破天惊逗秋豆。梦入神山教神妪,老鱼跳波瘦蛟舞。吴质不眠倚桂树,露脚斜飞湿寒兔。”这既是李贺的代表作,也是唐诗中描写音乐题材的名篇,唐代诗人岑参、顾况、杨巨源、卢仝、元稹、张祐、李商隐和王仁裕等,都有描写箜篌的诗作。唐代著名的箜篌演奏家有张徽、李凭、张小子和季齐皋等。
箜篌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音域宽广,音色柔美、清澈表现力强,在古代皇室音乐中,箜篌是不可或缺的,而且在演奏中还是主要乐器之一,由于它有弦数组,不仅能演奏旋律,也能奏出和弦,在独奏或伴奏方面都是较为理想的乐器。